• 首页
  • 配资炒股网股票
  • 股票杠杆网炒股
  • 配资资讯门户网站
  • 配资炒股网股票-股票杠杆网炒股-配资资讯门户网站

    配资资讯门户网站

    你的位置:配资炒股网股票-股票杠杆网炒股-配资资讯门户网站 > 配资资讯门户网站 > 十大股票配资平台APP 八叉君挠头:元创股份这IPO,是我太傻还是它太“精”?

    十大股票配资平台APP 八叉君挠头:元创股份这IPO,是我太傻还是它太“精”?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9-21 21:14    点击次数:95

    十大股票配资平台APP 八叉君挠头:元创股份这IPO,是我太傻还是它太“精”?

   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:明明每个字都认得十大股票配资平台APP,可连成一段话就一头雾水,简直像在猜谜语。

    最近研读元创股份的招股书就完全是这种感觉,不吹牛皮的说,八叉君好歹也算在金融圈混过一些年头,此次却反复怀疑自己:是它写得太绕,还是自己理解力跟不上?

    元创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橡胶履带类产品研发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。公司声称其橡胶履带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,与沃得农机、潍柴雷沃、三一重工、徐工机械等国内外知名主机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,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地区。

    公司计划在深交所主板上市,将于2025年9月19日接受上市委审议,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。

    不废话不啰嗦,大家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地方容易把人绕晕。

    产能数字变变变

    先看最让人云里雾里的产能数据。元创股份宣称募投项目“生产基地迁建”竣工之后,橡胶履带产能将达到史诗级别的55万条,听着相当霸气。

    然而,回溯历史数据,会发现早在2022年末,其实际产能便已高达60.93万条,到2024年更是攀升至67.94万条。

    如此一来,疑问便接踵而至:募资后所提及的55万条产能,究竟是新增的产能数量,还是包含现有规模在内的总数?

    招股书对此既未清晰阐明,也未明确交代。依据三门县政府早年公布的信息,准备动工的元创科技园曾高调宣称,要建成一座年产60万条橡胶履带的新基地。

    倘若此次募资仅仅是原有规划的延续,亦或是产能的置换,为何不能开诚布公地讲清楚,偏偏选择遮遮掩掩?

    八叉君秉持着不信邪的精神,亦不愿相信国泰海通的王勍然与刘爱锋两位保代会犯下“数学没学好”的低级错误。

    于是,找呀找呀找朋友,可算在一个不显眼的旮旯里找到能对得上的说法。这才发现,原来元创股份这几年一直在悄咪咪地扩大产能。

    哎呀,总算厘清55万条和67.94万条产能之间是咋回事啦,但鄙人始终坚持认为信息披露的核心要义在于消除歧义,而非制造更多的疑云与迷雾。

    按道理讲,企业扩大产能也没啥毛病,可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:生产的合规性是否得到切实保证?

    《上池财观》查阅发现,于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近年印发的《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》,元创股份清晰在列。于是在三门县政府官网翻了个底朝天,却始终未能找到新增产能的环评批复文件,这......

    以上种种,别说普通投资者看得稀里糊涂,就是在混了好久的老手,估计也会被弄得晕头转向吧。

    研发路线谜中谜

    研发这块儿,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。国家三令五申要推动农机“制造”变“智造”,2025年核心技术上必须支棱起来。

    那头可比同行金利隆靠研发实力拿补贴拿认可,正道走得稳稳当当;这头元创股份阳光大道不走,非要在研发路上躲猫猫,实控人王文杰为了那区区500万补贴,甚至敢去行贿。

    八叉君觉得,企业的研发路径往往反映了其真实的战略心态。一查专利,2022年至今元创股份共用13项发明和实用新型,略少于金利隆的15项,但奇怪的是从2020年开始,所有专利里都出现一个名为“尹豪”的发明人,可偏偏员工名单、股权平台、技术团队里压根找不到这号人!

    相反,一位已退休的前钢丝部老员工徐德元,就因曾参与俩发明,至今稳稳持有员工平台股份。

    元创股份咬定不存在合作研发,所以这位专利之神·尹豪,难道仅仅只是小卡拉米?有没有可能是哪路高人呢?

    管他呢,专利之神·尹豪是不是高人不重要,毕竟研发不是请神仙,产品才是试金石。

    额......报告期内元创股份每年的退货金额高达数千万元,广东农机部门更是点名批评:沃得农机用的元创履带,动不动就“断链子”。

    就这产品质量?再看看核心团队里好多人最高学历就到高中或者大专,八叉君不是唯学历论,但一边喊着要攻克技术难题,另一边连最基本的产品质量把控都做不好,大家伙说是不是特像网上说的“说最狠的话,挨最毒的打”嘛!

    还有还有,元创股份因乱宣传自己是“高新技术企业”,被有关监管部门逮个正着,嘿嘿嘿嘿,速看下图:

    自己没那实力,还非得贴个标签,这面子工程做得连里子都不管了!

    八叉君又累着了,高新技术认定管理工作网站官网查个遍,发现自2016年之后的名单里根本就没有元创股份,它说自己以前符合高新企业的标准,说法是从哪儿来的啊?

    查不到也可能是咱没查全。不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个条件,要是企业一年收入超过2亿,那近三年研发费用得占销售收入的3%以上。再看看元创股份,每年研发费用占比连1%都不到,和认定条件差得十万八千里。

    再者,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,规定研发人员得占职工总数的10%以上。元创股份上次申报的资料里连技术人员这一项都没有,此次申报显示研发人员就16个人,占比才2.15%。

    说到底,诚信才是IPO最好的滤镜。研发迷雾重重、产品频频翻车、认证疑似自嗨……一波波操作下来,您这是要上主板呐,还是上吐槽大会嘞?

    主板冲刺慌兮兮

    来到最后一个费解问题,元创股份居然将目标锁定在主板。

    众所周知,主板市场向来青睐行业翘楚,企业需具备庞大的规模与显著的市场地位。但不得不说,元创股份做的这个橡胶履带实在细分的有点过了,尤其与行业巨头中策橡胶相较,差距一目了然。

    中策橡胶橡胶履带业务由子公司中策永固橡胶(建德)有限公司负责,据2024年1月环评文件,建德工厂一期项目规划年产橡胶履带50万条。

    同时据公开财报显示,橡胶履带被中策橡胶归类至"橡胶制品"或"特种轮胎"范畴,单独列项的资格都没有,毛估其收入占比不会超过2%,简直跟个边角料生意似得。

    元创股份虽然自称细分领域龙头,但是全力押注的赛道,在巨头眼里或许根本不算什么。

    虽然规则允许“细分龙头”上主板,尴尬一点是金利隆老老实实选择创业板,就元创股份这业务体量和技术水平,真的够格吗?

    说到底,招股书不该是一道阅读理解题,更不应是大家来找茬,它本应是一份清晰、坦诚、负责任的自我介绍,是投资者认识企业的第一扇窗。 

    产能数据扑朔迷离,研发能力疑点重重,高新认定无处可寻,再加上硬冲主板的定位尴尬,元创股份一系列操作不仅让人看不透,更令人为那些认真钻研招股书试图价值发现的普通投资者感到担忧。

   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,含糊其辞、疑点重重的披露,既是对市场的不负责任,也是对投资者判断力的考验。

    也许真是八叉君才疏学浅十大股票配资平台APP,但这些问题,不该只有一个“看不懂”的结局啊啊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