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资炒股网股票
股票配资哪儿好 民营经济主阵地,经济大区挑大梁|2035白云新愿景③
【编者按】股票配资哪儿好
近日,作为白云区历史上第一部“多规合一”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《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喜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。《规划》是白云区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,是全区国土空间保护、开发、利用、修复的政策和总纲。
作为广州市常住人口最多、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行政区,白云区始终围绕国家、省、市重大战略,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,坚持规划引领,发挥“云山珠水”特色及四大枢纽资源集聚优势,全力支撑广州全面建成中心型世界城市,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、“四个出新出彩”,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“排头兵、领头羊、火车头”作用作出更大贡献。
白云区锚定“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”总体目标,为广州全面建成中心型世界城市扛起白云担当,作出白云贡献。南方日报、南方+将推出《2035白云新愿景》系列报道,剖析解读《规划》锚定1个总体目标、3大发展定位、4项核心功能背后的底层逻辑。敬请垂注。
2025年3月,《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正式获批,首次提出“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区”的核心功能,也是全市唯一一个将民营经济发展上升到核心功能的行政区。
广州民营科技园。
改革开放以来,白云区民营经济从无到有、从有到大、从大到优,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,站在全区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和广州民营科技园成立30周年的关键转折点,白云区以“经济大区挑大梁”的使命担当,全力以赴拼经济,奏响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强音,树立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的雄心。
多元发展,激发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
一是经济总量跃升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
白云区经济活力突出,拥有全市最多的都市消费工业,占全市相关企业数的35%,2024年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速全市第一。2024年,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3156.37亿元,增长5.2%、增速全市第二,迈入经济大区行列。第三产业占比超80%,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,锂离子电池、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7.6%和94.2%,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6.2%。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,欧派AI智能工厂拉动工业产值增长5.1%,化妆品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,卡姿兰、阿道夫等国货品牌领跑市场。
欧派家居。
首届广州国际美妆周。
二是民营经济活跃,产业活力持续提升。
白云区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比重长期稳超95%,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、市场开拓、就业吸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“主引擎”。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——广州民营科技园汇聚了超6700家民营企业,2024年营收突破2200亿元,同比增长13.7%,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,园内汇聚了白云电器、欧派家居、广铝集团等龙头民营企业,工业产值贡献占全区半壁江山。
广州民营科技园。
三是未来产业前瞻布局,创新生态加速成形。
白云区连续5年获批“中国领军智慧”城区,入选2024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、创新百强区全国前20强。区内创新资源丰厚,拥有国地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、华为广州研发中心、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、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、省工业软件赋能中心等创新资源。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入选全国科技城百强榜,汇聚中关村信息谷、清华力合科创中心、网易有道等科创企业,数字经济企业数量五年增长近12倍,成为白云区西部数港融合发展轴的核心引擎。
在第26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,白云区再次获得“中国领军智慧城区”称号。
前瞻谋划,践行制造业当家的白云行动
根据《规划》,白云区将以“枢纽+山水+活力”为基底,对标市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,聚焦发展多个主导产业,建设“6+6+X”现代产业集群,提升“一园两城三都四区”重大发展平台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深度融合,构建“千亿引领、百亿支撑”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动力源。
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。
一是厚植特色产业优势,做强“6+6+X”现代产业集群。
《规划》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,提出布局“6+6+X”现代产业集群,构建要素集聚、功能复合、特色凸显、开放融合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,带动民营规模跨越式增长。其中,“6+6+X”涵盖了航空运输与现代物流、建筑业、现代都市消费、美丽健康、现代都市农业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,旨在打造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。此外,白云区还将培育空天经济、人形机器人、生物制造等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白云电器。
二是超级枢纽释放磁场效应,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。
《规划》提出全力推动“港产城”融合发展,释放枢纽磁场效应。在全面提升空铁枢纽发展能级和枢纽间互联互通能力的基础上,《规划》精准把握全区产业空间圈层布局规律,提出依托“城市枢纽”建设“枢纽城市”,产业空间格局上强化南城北港战略布局,南部片区加快建设智慧创新中心城区,以高水平专业性服务赋能产业发展,北部片区强化北部增长极融合发展,打造枢纽型先进制造业高地。
广州白云国际机场。
广州国际港。
在此基础上,《规划》提出加快建设“一园两城三都四区”十大发展平台,引领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十大发展平台涵盖民营经济、数字科技、国际展览、时尚设计等多层级、各领域,是全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,将成为吸引各类高端要素集聚,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,持续壮大民营经济的“黑土地”“加速器”。
白云新城。
广州设计之都。
制度创新,构建产业跃升的“白云范式”
白云区一直以来都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。《规划》提出,要全面深化改革,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功能,营造良好的科创产业新生态,以广州民营科技园为核心,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和创新企业,支撑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。此外,白云区从用地供给、营商环境等多方面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。
一是着力平台搭建,强化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。
白云区坚持产业园区化、园区专业化,重点搭建广州民营科技园“一核三园”重点平台,实施“集优聚强、聚链延链”战略,以招引龙头企业为抓手,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集群。精准做好重点企业需求对接和梳理,瞄准链主、龙头民营企业谋划连片产业园区,为企业招商、扩产等做好土地要素支撑。形成“大企业供地、中企业供楼、小企业供房”供应机制,对大企业提供连片产业用地,探索用地功能的弹性管控机制与“全链条保姆式”土地出让服务。中型企业可引导购置整栋产业用房,引导小微企业购置或者租赁厂房,探索供应“只租不售”产业保障房。
二是破解市场准入难点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
白云区对土地出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,构建全链条企业服务机制,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。积极推进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,多证联审核发相关证件,切实保障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,有效为企业节省财务、时间成本。
此外,白云区制定了《白云区工业物业分割转让办理指引》。该指引进一步明确了白云区工业产权物业分割的具体办理流程,细化相关条件要求和认定程序,为企业提供了清晰、直观的业务办理路径,完善了工业物业准入准出机制,充分释放制造业发展新空间,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,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面向2035,白云区将持续巩固“稳”的基础,增强“进”的动能,推动经济向上、结构向优、内核向实、质量向好。向世界递出“白云名片”,以“一半山水一半城”的独特禀赋,焕发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,当云山珠水与现代产业交响共鸣,白云区正在向世界书写“经济大区挑大梁”的时代答卷。
南方+记者 谭超
通讯员 白云规资宣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股票配资哪儿好